首都垃圾分类第一个月成绩单出炉
发布时间:
2020-06-03 09:31
01
阶段性成果
据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李如刚介绍,5月以来,全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740吨,其中5月上旬日均451吨,中旬日均729吨,下旬日均1013吨;环比4月份增长159%,同比2019年5月增长37%。
餐饮单位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1263吨,环比4月增长98%。在桶站配置率上,从市级检查结果看,5月初,各区居住小区桶站配置率普遍在60%至70%之间。近期,各区桶站配置率逐步提升,一半以上区已经达到了90%。
据了解,5月以来,各区把疫情防控与垃圾分类工作相结合,逐步增加垃圾分类“绿袖标”指导员上岗,同时通过发动志愿者、楼门长、小巷管家、“双报到”党员等担任“志愿”指导员、临时指导员,作为有益补充,早晚居民垃圾投放高峰期指导员覆盖率明显增长,固定值守和巡回值守人员覆盖率达到40%左右。
随着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分类收运和处置力度不断加大,其他垃圾清运量在人员回流的情况下保持低增长,5月份其他垃圾日清运量为2.18万吨,同比减少14%。
李如刚介绍说,新《条例》实施一个月以来,各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势头向好。不过,通过一个月以来的督导检查,发现了将近9000个问题,主要是集中在部分小区未设置公示牌、内容不全、未分类配齐容器及未更新标识、值守人员不足。这些点位问题均已下发各区落实整改。
下一步,督导检查组将继续对上一阶段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保证问题整改效果。
02
监督执法
6月2日,记者从《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首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月份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单位6.45万家,发现存在问题单位9911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4474起,立案查处违法行为2330起;其中对群众举报强烈、违法行为严重的34起生活垃圾混装混运违法行为立案查处。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温天武介绍说,从5月份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及立案处罚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部分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其中餐馆、酒店、商场、超市、物业单位等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相对较为突出;其次,在违法行为方面,收集运输单位生活垃圾混装混运问题相对突出,同时没有及时将产出的生活垃圾正确投入相应标识的收集容器、未按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分类管理责任人未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台账、未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未按规定设置厨余垃圾收集贮存设施等违法行为也相对集中。
据了解,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严查生活垃圾混装混运违法行为,加大对单位管理责任人执法力度,尤其对于混装混运及非法接收、违规接收混装垃圾的单位予以从严处罚。
同时,北京市将进一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突出做好八查,即:查生活垃圾清运合同、查台账、查记录单据、查分类容器、查垃圾房、查食堂、查运输车辆、查监控录像;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将主动协调、对接、配合属地政府以及前端行业主管等部门,补齐短板,积极推进检查执法发现问题的解决。
除外,北京市还将按照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的要求,对群众举报、百姓关心的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点位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问题严重、屡教不改的单位主动联系媒体曝光,通过舆论监督,进一步督促问题整改。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
瑞洁环卫成立十多年,致力于打造塑料垃圾桶和果皮箱行业标杆企业,
主营:塑料垃圾桶,环卫垃圾桶,垃圾分类,分类垃圾桶,果皮箱,摇盖垃圾桶,脚踏垃圾桶